固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 2020-12-17 15:45 发布人: 阅读次数:

固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述职报告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朱林祥

2020129日)

 

各位市民代表:

早上好!首先,我代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和全体工作人员,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参加“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为内容的政府开放日活动!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交易中心工作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报告,恳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固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2年6月20日挂牌成立,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编制20名,领导职数一正两副,内设综合办公室、交易受理服务科、工程建设招标科、政府采购与产权交易科、信息技术与信用管理科、交易监督管理科等6个科室,目前实有工作人员20人。交易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固原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由过去行业主管部门组建机构进行交易转入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进行交易活动。使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范围进一步拓展,交易活动见证服务更加规范。

主要职责:承担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场所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活动;负责为交易主体提供场所、受理交易登记、发布交易信息、报名、收退保证金、安排专家抽取、管理场内秩序、保存交易档案、统计交易数据、建立交易当事人诚信管理体系;对招投标现场进行录音、录像、监控并记录保存音像视频资料等服务工作,为行政监督和投诉举报查处提供依据;对投标人和中介机构进场交易行为进行见证;负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拟定配套制度;协助有关部门对评标专家进行培训、管理和考核,协助有关部门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和考核。

二、2020年重点及亮点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公开为手段、以见证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积极筹措资金,创新工作方式,组织力量攻关,全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和“规范化交易平台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交易流程再造和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成效显著。截止11月底,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994个1986个标段、预算金额73.64亿元、中标金额70.52亿元、节约资金3.12亿元、资金节约率4.24%、抽取专家5489人次。其中:工程建设项目426个1006个标段、预算金额 53.78亿元、中标金额51.40亿元、节约资金2.38亿元、资金节约率4.43%、抽取专家2427人次,政府采购项目568个980个标段、预算金额19.86亿元、中标金额19.12亿元、节约资金0.74亿元、资金节约率3.71%、抽取专家3062人次。

(一)强化措施,确保公共资源交易业务顺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按照市委“3月底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90%以上”和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保证必要程序的基础上,办事效率一律提高50%以上”的决策部署,交易中心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制发了《固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对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高峰期工作方案》《疫情期间急需进场交易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关于做好急需进场交易项目预约通知》等文件,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取“转”方式不见面办理、“控”人数减人员聚集、“强”防疫降传染风险、“保”评标行特殊措施、“赶”进度保目标实现等五项措施,克服种种困难,于2月24日在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率先恢复进场交易工作。第一季度完成交易项目222个,较去年同期210个增长5.7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双赢,得到市委、政府和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的充分肯定。

(二)勇于创新,全力推动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

1.研发交易软件,破解“无范本”难题。在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交易中心联合国泰新点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全区研发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所有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软件系统。该交易软件系统有效破解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无范本”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手工与电子化评标相结合的难题,实现了交易项目“无范本”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同时,研发的移动端投标人APP“标证通”,首次实现了“指尖上的交易”,在西北属首创、全国领先。先后被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固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2.充分利用场地,合理布设交易场所。2020年7月13日,交易中心整体迁入固原市民生大厦附楼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新址总面积3500平米,其中一楼设有3个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开标厅、代理机构工作室、专家抽取室和评标视频公开监督区等;二楼设有18个电子评标室、男女专家休息室和就餐区;三楼设有视频见证室、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及办公室。一至二楼设有独立外入口封闭式专家通道。现有交易场所是集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电子化评标、招标(采购)人自助式随机抽取专家、视频见证、评标视频公开监督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规范标准的交易中心,设计每天交易量27宗(上午9时9宗、10时9宗、下午3时9宗)。

3.开拓创新,“不见面”交易成效显著。一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投标人不需到开标现场签到、解密投标文件和投送纸质投标文件、证件资料,可利用数字CA锁在计算机或移动APP“标证通”进行投标解密,节省了差旅费、印刷费等费用,降低企业投标成本。经测算:实行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招标文件购买费38万元、标书印刷费92万元、差旅费305万元。二是激发了市场活力。“不见面”交易能使企业彻底摆脱地域限制,投标企业可在本地同时参与多个地区的投标活动,促进了市场竞争、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市场主体营造出更加公开透明、简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了交易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提高了招标投标效率。“不见面”交易实现了交易项目从注册、信息发布到招标文件下载、进场登记、投标保证金缴纳、投标、开标、投标文件解密、评标、评标信息公示等各个环节的电子化运行,打通了招投标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四是减少人员聚集。符合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的要求,避免疫情传播风险。五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节约了一定的人力和时间。目前,设计开标能力每天为27场次,18个评标室每天至少可安排27个项目,比过去翻了一番,从现在运行情况看,每周安排3天时间交易,正常情况下完全能满足招标(采购)人的需求,节约了一定的人力和时间,为落实中心其它工作提供了保障。截止11月底,共完成“不见面”交易项目487个977个标段、预算金额40.39亿元、成交金额38.49亿元、节约1.90亿元、节约率为4.70%、抽取专家2657人次,项目数、标段数及成交金额分别占全年的48.99%、49.19%、54.58%。实现“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面、结果快递送、过程全留痕”的改革成果。

(三)抢抓机遇,完成市级规范化交易服务平台示范点建设。按照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建设“市级规范化交易服务平台示范点”的工作要求,本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便捷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精心规划,科学合理设计交易场所改造方案和标准化配置“不见面”交易开评标室、见证监督平台等设备,争取财政资金607万元,将民生大厦附楼建成了集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电子化评标、招标(采购)人自助式随机抽取专家、视频见证、开评标现场视频公开监督、评标专家就地食宿、交易主体与评标专家通道分离为一体的功能相对齐全、设备配置标准、规范化的交易服务平台。7月20日新交易场所建成运行,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全面实行,标志着“市级规范化交易服务平台示范点”建设完成。

(四)敢于担当,稳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再造和改革。交易中心立足实行固原市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再造和改革创新,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高质量发展。

1.率先推行评标专家自助式随机抽取。在认真总结2019年“评标专家公开选定日”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率先采取由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协助指导、招标(采购)人自主操作专家抽取系统,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的“招标人自助式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办法,进一步增强了招标(采购)人的责任感,打破了外界对专家抽取的神秘感,公开专家抽取全过程,强化了对评标专家抽取工作的监督,有力推进了公共资源交易“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了固原市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工作质量。

2.实行公共资源交易见证与监督相分离。一是安装电子显示大屏,设置公开监督台。将开标、评标、专家抽取等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置于行业主管部门、招标人、投标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公开监督范围,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单独设立视频见证室,实行见证与监督相分离。交易中心业务人员通过视频见证,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纠正处理,确保每个交易项目优质高效完成。

3.开通“两个通道”,服务重点工作,推进规范管理。一是开设了脱贫攻坚、重点工程、生态环保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场交易“绿色通道”,确保第一时间安排场地交易。二是开通了“专家通道”。通过实施专家与招标人、投标人以及其他人员的隔离、监督人员对专家通道的巡查等措施,规范对评标专家及评标区域的管理。

4.推行投标保证金采用电子保函方式提缴固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第三方(中国投融资担保公司)机构共同打造“电子保函服务系统”,投标人可通过电子保函系统在线申请保函和缴纳费用,办理手续更简便、办理时间短暂。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投标效率。电子担保保函开通以来,共开具电子保函66单,累计释放保证金532.12万元。

5.推行投标人使用“标证通”移动投标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利企便民的实效和能力,将“不见面”交易系统与新点“标证通”移动端证书相结合,研发了移动端“不见面开标大厅”投标人APP,把CA证书嵌入手机客户端,使“不见面”交易PC端与移动端的无缝切换,改变了原来电子开标必须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实现了固定开标与移动开标互补,进一步优化参与投标的方式,实现“指尖上的交易”,满足了企业在一地实现多地投标的需求,极大降低了投标成本。

6.实行专家评审费转账支付办法。按照自治区关于评标专家评审费实行转账支付有关规定,要求代理机构一律实行转账支付的办法发放专家评审费同时,将专家评审费转账支付明细表送交易中心备案,强化监督管理,杜绝代理机构乱发、多发评审费问题。

尽管交易中心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开发建设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创建市级规范化交易服务平台示范点、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当地人才资源匮乏的限制,评标专家数量少、类别不全,满足不了需求。目前我市评标在库专家只有22类919人,其中有15个类别的专家库专家少于标准库50人的要求,不能适应评标需求。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按照自治区确定的改革方向和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具体措施,优化交易平台服务,为“十四五”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保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修改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三个清单”持续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等工作,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保证

(二)优化“绿色通道”管理,提升项目交易效率。全面落实市政府办固政办规发[2020]3号属于采购标准通用设备、材料的,或者施工技术简单、工期较短、季节性强的小型工程,可将招标文件发出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的期限压缩至不少于7日”及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保证必要程序的基础上,办事效率一律提高50%以上”的决策部署,及时跟进重点项目,提高项目交易效率,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三)积极创造条件,推行远程异地评标。采取“1+N”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利用全区专家资源、跨市专家资源共享,联合推行远程异地评标,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

(四)积极配合,扎实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专项整治工作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限额以上的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档案清理整理、项目摸底登记,建立起项目齐全、内容完整的电子摸底表,积极配合全区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专项整治工作。

各位市民代表,改革没有休止符,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热忱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